div class="header clearfix index-header">
主页 > 相关资料 > 相关简介 >

1909年、1927年、1937年南京城市历史地名数据集

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和转型期[1],城市地名作为一种文化形态,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,对探索不同时期空间格局具有重大意义,地名的变迁记录了城市演变、民族变迁的过程,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[2]

在地名学理论的研究中,现代地名学理论方法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,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名起源、地名演变、地名分类、地名功能等[3]。在地名分类方面,2001年国家民政部提出的地名分类国家标准,按照地名的地理属性建立了地名四级分类体系[4]。对于地名标准化,王际桐从地名国家标准化、罗马化和国际标准化等方面阐述了地名标准化的的原则、要求和建议[5]。城市地名的历史数据为研究城市的演变进程提供了数据支撑。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,且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具有完整现代城市规划的城市,其城市空间结构及历史演变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因此,本文以民国南京古旧地图作为工作底图、城市地名为研究对象,参考“民国良志”之称的《首都志》,查阅并收集地图和地方志中的地名数据,数字化民国南京3个时期的古旧地图中的地名数据,将所有地名保存为点状矢量数据。
 

陆师学堂奉两江总督之命所测绘的金陵省城全图,主图比例尺为1:10000,附带秦淮河以南、中华门东西两侧区域的放大一倍图,即比例尺为1:5000。1927年4月出版的《最新南京全图》,主图比例尺为1:10000,附图为下关及浦口地区,要素明确。苏甲荣编制的《新南京地图》(1937年订正版),主图的比例尺为1:20000,附带中山门至汤山图比例尺为1:50000。

然而,地图有限的范围所包含的地名是有限的、不完整的,且各类地图在绘制时其功能用途决定其上标注的地名是有选择性的。因此,仅提取地图中的地名完全不够。而能够描述历史时期人物、事件、地名等信息的文字性史料文献,尤其是地方志资料,是研究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料来源。基于此,本文以古旧地图作为基础,收集汇总了对应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,从中摘录并整理出1909、1927及1937年的地名,弥补地图中地名不全的缺陷。对于1909年,本文参考了《续纂江宁府志(同治)》《上江两县志(同治)》《金陵杂志》;1927年,本文主要参考的文献资料为陈迺勋编著的《新京备乘》,该书是我国早期城市志的一个代表;1937年,本文参考了叶楚伧和柳诒征主编、王焕镳编纂的《首都志》,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志、城市史。表1是数据来源信息。


将3幅古旧地图,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平台下,进行配准及手动数字化。

将1:25000的江苏省南京市地形图作为本文的标准底图,在进行空间配准时,基于古旧地图上的点数据,依据城墙、城门等不同历史时期变化不大的点进行配准。选取GCS_Beijing_1954坐标系,采集到的点数据直接定位,线状数据和面状数据选取其重心作为定位点,保存为点数据。

通过从古旧地图和史料文献中摘录的地名,收集其地址及其他属性信息。此外,利用相关学者的论文并进行实地调研修缮和补充属性数据,而后整理与归纳,完成地名属性资料的汇录。在对地方志中的部分地名进行空间位置考证的过程中,利用百度地图作为现今的地理位置参考,根据其和路网的空间位置关系,从而完成空间配准。在进行地名的空间定位时,通过确定地名的拓扑关系、方位关系和距离关系等信息来判断地名的空间位置。方位指地理空间中的东西南北(基本方位)、上下左右(相对方位)等方向概念。拓扑关系指图形元素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,包括拓扑邻接、拓扑关联、拓扑包含几种类型。距离关系对地名数据进行定位,主要依赖于两地理实体之间的距离[3]


(责任编辑:joseph)